8月11日,“招行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北石油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共计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并连续18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669所高校的7736件主赛道作品和85所高校的254件产业赛道作品,共计7990件作品参赛,参赛单位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学校选推、竞赛组委会初审、专家网评,共计340件作品入围决赛,其中包含320件主赛道作品、20件产业赛道作品。

我校苗润泽等同学的作品《“氢舟破浪”--甲醇光热连续制氢微反应器耦合燃料电池的集成式船载动力装置》,提出了一种海水甲醇光热重整制氢-燃料电池耦合系统与甲醇转化供电新方法,可实现光辅助条件下甲醇→氢气→电的串联转化,有望突破传统海洋船舶采用柴油供能存在的能效低、碳排高的瓶颈。
李子康等同学的作品《“蒹葭赋翼”--一种基于三步化学循环气化法的芦苇制取可持续航油方法与系统》,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吸氧-催化双功能材料并构建了以可再生芦苇为原料高效制取SAF的技术系统,包括气化、重整调变、费托合成三个单元,实现了全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高效利用。
许馨怡等同学的作品《半亩清塘一“壳”开--农废花生壳基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海水淡化装置》,通过低温碳化调控花生壳输水和吸光能力,在1倍阳光下实现高达1.61 kg·m-2·h-1的蒸发速率和98.5%的蒸发效率,且在15wt%高盐度条件下连续运行12小时无盐结晶,表现出优异的抗盐稳定性。
季欣怡等同学的作品《“锑”旧焕新--一种基于可再生锑的光热化学清洁能源储热系统》,提出了一种“资源回收-能源转换-智能调控”一体化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储能密度且循环稳定的新型高温热化学储热材料,不仅解决了锑重金属污染问题,还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存储与利用,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田博夫等同学的作品《千亿废盒的低碳循环之路: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推动低碳发展的协同增效新型模式实践》,创新构建了“2+3+2”快递纸盒全流程闭环回收体系:以“常态化+集中化”双路径织密前端回收网络,结合“绿色驿站→手工再生坊→固废制氢”三级梯度化处理,实现纸盒多层次高值化利用,为“双碳”目标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王婷巍,一审:关淼 二审:罗雨蕾 三审:李海龙)